2022年山東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科目備考重點1:教育學
2022年山東成人高考考試時間定于2022年10月15日和16日,準備報考專升本層次的考生,需參加政治、外語及專業基礎課三門必考科目的考試,成考幫考前輔導平臺提醒各位考生提前進行復習,科學備考。此外,成考幫考前輔導平臺為幫助各位考生更有效的復習,將逐步對各層次、各科目的復習重點進行整理發布,以供考生參考。本次更新內容為《2022山東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科目備考重點1:教育學》,請考生注意。
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對象,有其特定的研究內容。
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所研究的是教育中最一般的問題。它不是研究教育中的某一個方面的專門問題,而是教育中最一般性的問題,它是其他教育學科的基礎學科。
教育現象包括教育、社會現象和認識現象。教育現象是教育的外在聯系,是教育本質的外在表現。
教育作為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和社會的政治、經濟、民族、文化、人的發展等因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因此,教育必然是社會現象。教育活動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是接受前人的經驗,掌握人類已有知識的活動,這些都是教育表現出來的人的認識活動,因此,教育又是認識現象。
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的反映,是事物本質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系。教育規律就是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必然聯系。教育學則要研究上述教育現象,揭示和闡明教育規律。教育規律既有總的基本規律,也有局部、具體的規律。任何社會的教育都要受到該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政治經濟制度以及社會文化生活的制約。這反映了教育與社會發展之問的本質聯系。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社會現象,不儀要適應人的發展,而且要促進人的發展,這反映了教育與人的發展的本質聯系,是教育進行和發展的兩大基本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在不同的教育階段,教與學、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之間,又存在著相對具體的內在矛盾和本質聯系,表現具體的規律。
第二節 教育學的發展概況
教育學和其他任何學科一樣,也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根據其方法、理論成熟的水平,大體可以分成萌芽、獨立形態、科學化、現代化四個階段。
一、教育學的萌芽階段
在教育學發展的萌芽階段,教育學還沒有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只是表現為思想、觀點。而且和其他思想諸如政治、經濟、文化、倫理等摻雜在一起,理論還不夠成熟,方法是理性思考和經驗總結。我國的《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獻。寫作年代大約在戰國末年,傳說是孟子的學生樂正克所作,它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羅馬昆體良《論演說家的教育》還早300多年。全書雖然只有1229個字,卻對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學原則和方法、教師的作用和條件等等,都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如“教學相長”、“及時而教”、“不陵節而施”、“長善而救失”、“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禁于未發”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對教育規律性的認識,至今仍有指導意義。
在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羅馬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教育》,但它比我國的《學記》晚300多年。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也都對教育的各個方面問題作過不同程度的說明,其中有不少是符合教育規律和人的認識規律的。
二、獨立形態教育學的階段
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起,教育學開始從哲學體系中分化出來,形成為獨立的學科。它說明人們對教育這種社會現象有了較高的抽象和合乎規律的認識,教育學逐步地從現象的描述走向理論的論證,從比喻、類比走向科學的說明。
1632年,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出版了《大教學論》,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統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夸美紐斯本人被尊崇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資產階級教育家的鼻祖。在《大教學論》中,作者高度評價了教育對于社會的作用;教育對于人的發展的作用;論證了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提出了“泛智”的教育思想;確立了豐富的教學理論。這些教育思想,為以后教育理論的發展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此后,西方資產階級教育家又出版了許多具有比較完整理論體系的教育學著作,如英國洛克的《教育漫話》,法國盧梭的《愛彌兒》,瑞士裴斯泰洛的《林哈德與葛篤德》,德國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福錄倍爾的《人的教育》,英國斯賓塞的《教育論》,沙皇俄國烏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對象》,美國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等。這些專著的出現,標志著教育學已成為獨立的學科。
其中,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融會了當時已相當發展的倫理學和心理學的成果,試圖在心理學基礎上建立教育方法論,在倫理學的基礎上建立教育目的論。認為教學活動必須符合人的心理活動規律,提出了著名的階段教學;在師生關系上,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強調教育外部灌輸作用;方法上重視嚴格的管理和訓練。他的理論主張開創了一個重要流派——“傳統教育派”。
以杜威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學在國際上有較大的影響。杜威主張以兒童中心代替教師中心,以活動課程代替分科教學。在他看來,“人們最初的知識,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識是關于‘怎樣做’的知識”,因此,在學校中就要為學生“設置相當的環境,使學生由‘做事而學習’”。據此,他提出“教育
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做中學”的主張,并在經驗中學習,在處理問題中學習。在《民本主義與教育》一書中,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得到系統、詳盡的論述。他所倡導的理論被稱為“現代教育派”。
在這一階段,教育學已從哲學中分化出來,形成了獨立的體系,出現了一系列有比較完整理論體系的教育論著。但是,由于歷史和階級的局限,這些論著對其所體現的理論和論證方法,就其整體來說,至今尚未達到真正科學化的程度。
第三節 學習教育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提高貫徹我國社會主義教育方針、政策的自覺性
學習教育學,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育理論水平
溫馨提示:專升本《教育理論》科目的考試時間是上午9時至11時3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滿分150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whovisitedmyprofile.com/zsbjyll/11004.html